酒鬼酒祖上也曾闊過。 1998年,剛上市一年的酒鬼酒其產品定價與淨利潤規模均力壓茅台,是僅次於的白酒榜眼。 可後續隨著老廠長王錫炳的意外離職,酒鬼酒開始跌落神壇。2002-2003年以及2005-2006年,酒鬼酒曾因持續虧損兩次瀕臨退市。 2007年,由中皇公司控股後逐漸起死回生。到2012年酒鬼酒營收超過16億元,歸母淨利潤逼近5億元,兩項數據均較中皇公司接盤時的2億元與0.6億元取得了質的突破。 到了2022年酒鬼酒業績再次騰飛,全年實現了40.5億元的營收與10.5億元的歸母淨利潤。 不過,40億元體量的酒鬼酒放在整個白酒行業,充其量也隻是個“地產酒”而已。 可酒鬼酒管理層的野心卻很大,他們對標的企業一直是茅台。 2019年,酒鬼酒開啟高端化戰略,其動作是“一手提價、一手鋪貨”,高端大單品“內參甲辰”經過多輪提價後零售指導價直逼飛天茅台的1499元。 不過與飛天茅台溢價800-1000元仍“一瓶難求”的行情不同,“內參甲辰”在某些電商平台上的零售價不足千元且銷量僅是個位數。  注:酒鬼酒零售指導價1599元的“內參納瑞祥”在某電商平台上隻賣880元,且交易量不足百單。 而為了讓這種高溢價合理化,酒鬼酒管理層變著法兒推廣內參文創產品以提升內參係列的品牌調性。 比如“內參係列”除了高、低度內參甲辰之外,還上新了包括“納瑞祥”、“奧爾夫”、“三生萬物”、“齊白石ⷧ揧忩全”、“鄭板橋ⷧ빥
婝雲”等多款文創酒。  這些文創酒無一例外價格高於“內參甲辰”,它們均包裝豪華且噱頭響亮。 不過,根據投資者調研信息,這些眼花繚亂的內參文創酒並未給酒鬼酒貢獻多少收入。 除了“內參係列”一味追求高端化導致的文創產品泛濫之外,酒鬼酒的華而不實還體現在其核心收入品牌“酒鬼係列”的產品混亂上。 在2024年中報中,“酒鬼係列”占到酒鬼酒總營收的近六成。 “酒鬼係列”的核心單品主要包括“紫壇”(一批價350元)、“紅壇”(一批價240元)、“黃壇”(一批價200元)與“傳承”(一批價180元)。  看似“酒鬼係列”產品梯隊分布清晰且價格帶主要覆蓋200-400元。可在實際運作中,酒鬼係列每個子係列中又有各種延伸產品。 比如“紫壇”中既有“紫壇20”這樣的大單品,還有“紫壇2020”、“紫壇品藏”等衍生產品。除了子係列的延伸產品之外,酒鬼係列中還充斥著“國標”、“經典”、“特釀”、“珍品”“專賣店尊享”等獨立子產品。  “酒鬼係列”的產品陣容 儼然一副將白酒行業中所有經典形容詞全覆蓋的架勢。 可是這些眼花繚亂的產品不僅價格互相打架,比如“黃壇”、“透明裝”、“專賣店尊享”與“馥鬱珍品”的零售價均在450-500元之間,造成產品銷量左右手互搏的矛盾,還給消費者造成決策癱瘓。 在如此冗餘混亂的產品布局下,酒鬼酒管理層還常年將“聚焦大單品”一詞掛在嘴邊,這多少有點諷刺。 |